避税天堂的演变
避税天堂从简单避税演变为国际离岸金融市场,追根溯源要从离岸美元说起,由于早期大部分离岸美元在欧洲,因此也就有了欧洲美元的称谓。 什么是欧洲美元呢?20世纪60年代,英国报界曾流传着一则幽默故事,当时社会上对欧洲美元一词充满好奇,有人要求摄影师到英格兰银行去拍摄一张欧洲美元的照片,可惜,这样的好奇心无法满足。欧洲美元(Eurodollar)其实还是美元,只不过是存放在美国境外的美元。 欧洲美元市场演变成为一个庞大的离岸货币市场。 随后欧洲瑞士法郎,欧洲马克、欧洲日元也加入进来。欧洲美元带动的国际离岸金融业务是导致现代避税天堂崛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离岸-现代避税天堂的同义词传统意义上的避税天堂作用就是避税、逃税,而现代意义上的避税天堂则是个大的金融概念,避税天堂已演变成为日资金交易量最为庞大的金融交易市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离岸金融中心。离岸(Offshore)金融中心字面上讲是相对于陆地金融中心而言的,因为大部分离岸金融中心都是岛国,因此,人们更习惯于将其区别于内陆,现代意义上的离岸就像欧洲美元市场的“欧洲"一词一样,不再是地理概念。 欧洲的一些离岸业务发达的国家,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都柏林等都不是岛国,但都被称之为离岸金融中心。一些专家曾戏称他们为岸上的离岸中心(onshore offshore center).简单地说,离岸金融业务指的就是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对非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非居民存款、贷款、资产管理和各类投资与交易。 也就是说离岸金融中心通过立法方面的便利,在不影响本国经济和财政的情况下,对外来者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离岸金融中心的繁荣为避税天堂创造出新的发展契机,目前,避税天堂的概念早已将离岸金融中心包括进去。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多数离岸金融中心符合避税天堂的特征,并早已同避税天堂交融在一起。另外,由于避税天堂容易被人误解为是逃税、洗钱的黑据点,更多的避税天堂国家宁愿称自己为离岸金融中心。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离岸金融中心早已成为避税天堂的同义语。传统的金融市场全部在贸易和金融发达的城市,而离岸金融中心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任何一个监管宽松、 低税率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跻身离岸金融市场之列。 其实,避税天堂这个词本身还包含着更广泛的意义,法国人将避税天堂称为金融天堂(paradis fiscaux),用来形容现代避税天堂更为贴切。英格兰银行对离岸美元业务的宽松态度吸引了大批资金,大量海外美元流入英国,伦敦在即将失去金融中心的危难时刻获得上帝抛来的橄榄枝,让早已呈现衰态的大英帝国借助离岸市场的发展再次崛起,使伦敦一跃成为可同纽约媲美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带动了避税天堂在全球各地的快速崛起。欧洲债券带动离岸市场的兴旺1957年推出的欧洲美元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而离岸金融市场中最具分量的是欧洲债券市场(Eurobond),欧洲债券指的是票面金额货币非发行国当地货币的债券。 如法国一家公司在英国发行的以美元为面值的债券就是欧洲债券。 欧洲债券市场是国际中长期资本市场,对离岸金融中心的兴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63年第一笔欧洲债券由意大利高速公路网Autostrade发行,期限为六年,金额1500万美元。 欧洲债券同其他种类债券的最大区别是免预扣税、无记名,也不需要官方登记,因此,这类债券一问世就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免预扣税对外国投资者极具吸引力。尽管美国的公司债在市场上很流行,但对外国人来说,投资收益必须缴纳预扣税,当然,预扣部分可以通过向美国税务局申报的方式拿回,但一般投资者都不愿找这个麻烦。 特别是那些欧洲富豪们,最不愿意显山露水,害怕有一天,发债公司会同税务局交换信息,披露投资者的财富情况,因此不愿意投资登记债券(要求向发行公司透露姓名住址).欧洲债券免预扣税、无记名、不需登记正好满足了这些投资者的需求。在第一笔欧洲债券的成功发行后,1966~1977年间,欧洲债券市场发行金额由180亿美元增加到3100亿美元,增长了17倍。另外,由于借款人大多为跨国公司、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债券的资信高、安全可靠。而当时大多数美国以外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品种时以便利和安全为主。 早期欧洲债券的投资者大多是欧洲的家族和私人企业,财务全部由瑞士、卢森堡、比利时和英国的私人银行家代理。 美国投行和商业银行在欧洲各避税天堂设立的分支机构是欧洲债券市场中的积极参与者。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石油输出国组织由于提高油价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大举投资欧洲债券,成为欧洲债券主要持有人,与此同时,石油进口国由于油价上涨造成国际收支逆差,不得不在欧洲债券市场大量举债,导致欧洲债券市场的规模再次扩大,随着市场流动性增加,也出现了更多的投资工具,这样一来又吸引更多的跨国机构投资者入市。1979年里根上台,美元成为全球最坚挺的货币,美元贷款成本也随之被推高,欧洲债券市场的需求再次猛涨。一些投资者考虑到投资和汇率的双收益,欧洲债券成为非常流行的投资产品,大有取代国债之势。欧洲债券为避税天堂带来新的繁荣。那些从事境外美元借贷等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也就逐步发展成为在全球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的离岸金融中心。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进入长期滞胀、不少国家财政出现危机,避税天堂再次成为资金避险的理想选择。截至1988年,欧洲美元的存款市场达到4万亿美元,一度超过美国国内存款总量,影响不言而喻。最终,美联储禁不住诱惑在国内开辟离岸美元市场,推出国际银行设施(International BankingFacility),允许美国国内银行设立专门账户为非居民提供便利。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是离岸美元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离岸美元市场是美国境外最大规模的国际资金借贷市场,是一个不受任何国家管制的“纯粹"意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 “纯粹".在这里意味着不受任何国家的监管,完全凭借市场供需关系决定资金价格的运作空间,交易对象以银行和跨国公司为主。离岸美元市场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创新,从短期货币市场到长期资金市场形成的新筹资平台,从存款凭证、离岸美元债券、银团贷款到一大批相关衍生品的问世,在规模和品种方面不断创新,为全球金融市场增添新活力,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离岸美元市场和离岸金融中心的崛起为避税天堂注入新的活力,让避税天堂从个人避税和逃税为主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为各类机构、组织和跨国公司规避监管和从事金融交易的新空间。离岸金融业务的崛起也标志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继国际贸易之后,金融资本首次成为全球舞台的主角,启动了金融资本在全球的流动。 巨额资金的跨境流动逃脱监管牢笼、解决市场供需,改变着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趋势。离岸美元市场的兴旺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快了美元国际化的步伐,让美元在国际结算、交易投资和储备方面以绝对优势占领市场。 离岸美元市场的崛起与繁荣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德国和瑞士政府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禁止对外国人持有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支付存款利息,导致这些货币也纷纷进入离岸市场,出现了离岸马克,离岸瑞士法郎。 日本在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进程中,也推出了离岸日元。高税收、严监管迫使资金出境税收是各国政府的立足之本,然而,税率的制定却成为令各国政府一直头疼的问题。 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本国政府可以随心所欲,尽可能多地征税,而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一个国家的税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除去战争因素,欧美国家的重税和严格监管促成了现代避税天堂的兴旺与繁荣。 纳税人的沉重负担为避税天堂创造出机会,在高税收和严监管的重压下,企业和个人纷纷逃离,在避税天堂安营扎寨,获得一丝喘息机会。战争让大多数工业化国家财政紧张,国家没钱又何谈重建。 打仗需要钱,重建需要更多的钱,一些国家的政府除了借债外,只好挖掘国内资源,制定超出常人忍受能力的税收政策,如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所得税曾一度高达80%,这就迫使一些心怀恐惧的富人们外出寻找财富保值之地。除了高税收政策,促使避税天堂繁荣兴旺的还有严监管。 把握监管的力度是一门艺术,过严的监管会束缚企业与个人的手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过宽的监管又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造成市场的动荡以及危机的爆发。 当然,很多政府难以掌控这个“度",并不是所有的监管措施都是合理的,监管过严、规定过滥同样对经济起相反作用。大萧条后,欧美各国政府出台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措施,旨在制止金融机构用储户的钱去冒险,维护正常的经济和金融秩序,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国际组织也推出相关政策,从技术上限制银行冒险。从政府和国际机构角度看,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高税收和严监管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削弱,因为,跳出本国的视角看税收与监管,人们就会发现竞争战场并不平静,而税率的高低有时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逃离与接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供需关系,需求方是千方百计逃离高税收和严监管的企业与个人,而供应方正是那些凭借立法优势提供了“极具竞争性"服务的避税天堂,没有发达国家的高税收与严监管政策,也就不存在避税天堂的竞争优势。让我们一起看看牙买加政府实施外汇管制后引发资金外逃的极端案例。20世纪60年代,英国殖民地牙买加宣布独立后发行本国新货币,当时1牙买加元相当于1.2美元。由于牙买加政府在治理经济方面缺少经验,外债负担沉重、经济发展停滞。为了稳定局面,政府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经过30年的外汇管制,牙买加元严重贬值,1牙买加元只值2美分。迈克尔·曼雷(Michael Manley)上台当总理后,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决定实施更严厉的外汇管制。 牙买加开始仿效英国式的外汇管制,即所有牙买加人只能使用牙买加元,没有央行允许,不得持有外币。 另外,当地人购买外汇需要缴纳很高的手续费。严格管制的结果是,很多牙买加人不愿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变成废纸,纷纷投奔避税天堂。 许多人使用小型单引擎赛斯纳(Cessna)飞机从牙买加的田间小路上运走成捆的牙买加元,然后飞行250英里穿越大洋来到开曼群岛,并将牙买加元迅速换成其他硬通货。当时,这种运输方式在牙买加形成一个奇特景观。由于这一做法非常流行,导致牙买加银行的钱几乎都快被运空了,牙买加央行不得不向开曼群岛的代理行紧急求援,要求退还牙买加元。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对外投资方面的严格监管产生的反作用将美元推出国门,并加快了美元国际化的进程,也带动了避税天堂的繁荣。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后,美国政府开始对华尔街和金融机构加强管制,在不同时段颁布了分业经营、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利息设上限和海外投资利得缴税等一系列金融管理条例,旨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管控,保持经济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但让监管者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政策的初衷与结果背道而驰。在一系列监管条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Q条例和利息平衡税。何谓Q条例?美国监管当局在推出监管条例时按字母排列,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规则正好赶上字母Q,因此,称为Q条例。Q条例规定银行不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对定期和储蓄存款利率设置高限。政府推出Q条例本意是防止大块头银行的过度垄断,鼓励更多的中小银行发展社区服务,但同时也削弱了银行的竞争力,在利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动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银行的资金来源成了大问题,没人愿意将钱放在银行享受负利率,而银行在监管规定的捆绑下一筹莫展,只好另辟蹊径,解决生存问题。1963年7月,肯尼迪政府为了减少国际收支赤字,缓解美元外流,降低美国人投资海外证券的热情,对本国居民投资海外证券的获利开征15%的利息平衡税(Interest Equilization Tax)o这项规定让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叫苦不迭。Q条例和利息平衡税本意是加强市场监管,然而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利息平衡税本意是限制美元外流,实际情况是,该规定非但没有阻止,反而加速了资金的外流。为了躲避利息税,大批美国人将资金从美国的银行取出转向离岸金融中心。 恰在这时,欧洲美元利率方面的比较优势立即吸引了大批叛离的客户。大批客户流失让美国金融机构在国内的经营更加举步维艰,再加上美国政府在存款保险、存款准备金等方面的严格监管规定,美国银行在国内的监管成本日趋增加,赢利能力大打折扣。出路何在?走出国门,到海外去寻找机会。1964年起,美国的花旗、大通和美国银行相继启程进军海外。 这些银行最早是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随后在拉美和亚洲等地安营扎寨。一方面是规避监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当然主要目的还是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离岸美元市场业务。随后,为了追逐较高的储蓄存款利率,一批与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如加拿大、西德、瑞士和法国等也纷纷将美元投向离岸市场,迅速扩大了离岸美元市场的规模,使离岸金融中心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