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好为什么结果不好:囚犯陷入困境
这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也是一个经典的经济悖论。警方逮捕了两名重要嫌疑人,但只有少数证据表明,嫌疑人只会受到轻微的惩罚。因此,警方使用这种方法隔离两人,然后对每个人说:1。如果你认罪,你的同伙沉默,他将被判处10年监禁,你将立即获得自由;2。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同伙认罪并保持沉默,你将被判1O年,他将自由;3.如果你们俩都认罪,每个人都将被判五年监禁;4.如果你们俩都沉默,你们每个人只能坐一年牢(因为警察证据不足)。稍加分析,我们会发现每个嫌疑人可能面临10年、5年、1年和0年的监禁。通过一点分析,我们会发现每个嫌疑人可能面临10年、5年、1年和0年的监禁。当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避免10年的铁窗生涯,以便立即自由。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最终刑期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两个人一起做出选择的结果,即两个人需要一起实现。如果读者感兴趣,他们可以设身处地,从嫌疑人的角度考虑自己,他们会发现很多秘密,甚至意识到人性的问题。当然,经济学家更关心的是博弈论原则。一般经济理论认为,市场上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做生意的人不是傻瓜。如果你想最大化利益,我肯定是这样。假设我是A嫌疑人之一,当然希望自己坦白从宽B但多年的社会经验告诉我,B肯定会这么想。其次,只坐一年监禁也不错,前提是两个人都要沉默,但这样做我会冒很大的风险(因为B可能会招供)。想了想,决定自己还是招供,这样就避开了10年的监狱,最多也就是坐5年,而对双方都有利的一年刑期就不指望了。在博弈论中,两人共坐五年牢的结果被称为纳什平衡。它的定义如下:假设N个游戏中的人参与游戏,每个人都会在给定他人策略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最佳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效用,使每个人的策略都形成一个战略组合。纳什平衡由所有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成,没有人有足够的理由打破这种平衡。在囚犯困境中,两名嫌疑人都希望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都知道对方将采取的策略(其他策略已经给出),导致纳什平衡,任何嫌疑人都无法打破它。需要指出的是,以囚徒困境为重要课题之一的博弈论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市场和竞争的看法。在这里,我想提到纳什。作为一名天才数学家,他提出的纳什平衡在经济博弈论领域的非合作博弈论中起着核心作用。今天,博弈论研究基于这一概念。作出划时代贡献的纳什克服了精神分裂症,坚持研究的经历更是跌宕起伏,令人钦佩。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囚徒困境显然不是最好的结果。然而,它符合西方经济学理论。亚当被称为经济圣人·斯密在《国富论》中有句名言:一个人通过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比他实际想做的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最终整个社会都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为自己好,社会就会变好。然而,上述囚犯困境对斯密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对于两名嫌疑人,在斯密精神的指导下,每个人都不好。最有利的一年监禁没有出现,两个囚犯伤害了他人,一个悖论出现了——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个悖论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我们已经知道,在囚犯困境中,如果两名嫌疑人互相供认(经济优雅,称为合作),他们可以达到最好的结果;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他们都首先考虑对方时,他们也可以一起获得最短的监禁时间。这时,问题变得深刻:每个人的利己行为的最终结果对每个人都不利。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形成所谓的双赢局面——换句话说,这个结论不直接指向人性的本质吗?如果我们把囚犯困境和纳什平衡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社会、经济、政治、管理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普遍的游戏。在中国,人们经常遇到各种家电价格战、彩电、冰箱、空调……都为了占领市场而疯狂降价。当然,消费者是受益者,但制造商价格战的结局往往构成纳什平衡。正如前面提到的,它就像囚徒困境的结果,损人而不利己,最终没有人赚钱,甚至濒临破产。对制造商来说,价格战无疑意味着自杀。因此,正确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制造商采取合作态度,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来避免这场毫无意义的价格战。囚徒困境也适用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说,有些企业很清楚环境污染的危害,也不愿意这么做,但在很多情况下却被迫放弃污染治理。为什么会这样?假设政府没有严格的管制,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会牺牲环境。如果其中一位企业家发现自愿投资污染控制,他的生产成本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因此他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最后,他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导致破产。因此,所有企业最终都会进入纳什平衡状态。实际上,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乡镇企业因为盲目发展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就属于这种情况。众所周知,从长远来看,这种纳什平衡是极其有害的,它将导致个人、企业甚至全国成为陷入困境的囚徒。政府加强污染控制后,企业投入成本有效减少污染,即采取污染控制的合作态度。因此,他们在高污染时期获得了相同的利润,但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