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可以脱稿讲话7小时的姚素馨
来自周末不能休息的啊嘿哒公关
上周日,我们的公关系统课程的第二次上课,讲到了媒体媒介的部分。
我认为,追在屁股后面喊“老师”,只有小部分媒体受用。不是什么高明方法,也不是在做关系。
我提了关于媒介的几个专业表现。如下:
结果课后,有本来是记者后来做了PR的小伙伴在搞PR社群里(拉到最后扫码加社群)说:“遇到过那么多媒介,大部分人连1/2都做不到”。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我说的要求太高了?
后来觉得不是,因为别人如果都特别挫,而你能表现出足够的专业度,那是多么占便宜啊。
后台回复“吐槽”,看媒体对不专业媒介的吐槽段子。
我一直认为,媒介的专业表现,不仅是媒体关系本身,也是企业风格的展现。
1、说得清,且正确。
文案不了解发布渠道,就开始乱写,我好像骂过很多次了。反之,媒介不了解内容,也是可怕的。
我以前真的不知道,有那么多媒介,是根本不看要发的稿件是什么内容,就直接扔给媒体的。
传播的完成,必须由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配合。两者不是割裂的,而且是在策划阶段就已经盘算好的。
我很难想象,一个连要传播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媒介,能够为传播争取更多的机会;一个连记者问几个常规问题都答不上来的媒介,能够让记者认为自己是在跟一个专业的人对接。
但是,能够说清是不够的。正确,也就是给予记者信息的准确性更为重要。
信息不准确,有两种情况:
一种就是习惯性吹牛的,听着都挺有理,一查全是假的。
还有一种是习惯性胆子大的,都敢说,也不仔细验证。
不管哪种,只有媒体记者接触过一次,知道了是这个尿性,再谈专业度就是笑话了。
2、快速反应,且有最终回应。
新闻有很强的时效性,都学过,也都知道。
为什么不照着做呢?
快速回应媒体的问询,不是说“24小时伺候着”,而是在为企业寻找更多的机会。
比如,记者写个行业报道,想问问几个企业有没有相关内容,谁先回,更有可能用上谁的;
比如,记者需要对敏感数字,或者他存疑的数据跟企业核实,不能及时回复,那记者可能直接就把这个删掉了。
对于出现负面时候的询问,那就更有必要及时回复。比“没有回复”更可怕的是回复一个“请稍等,我确认下回复您。”
这个一“稍等”就是3天5天。
如果没回复吧,记者干脆也就不指望你,“稍等”是几个意思?是留着版,等你开天窗?
这也是专业度和人品双双见底的“骚操作”。
3、掌握媒体运作规律,且懂事儿。
媒体与媒体之间千差万别。
大到每家媒体的行业地位风格作风,小到一篇稿子能插几张图片标题能放几个字,都不一样。媒介作为直接打交道者,对于这些应该了如指掌。
优秀的媒介,对于特殊媒体,是会拿到文案给的内容后,调整好再给出的。知道规律,才有懂事儿了的空间。
在没有运作可能的情况下,强求发布与修改,硬是邀请出席,绝对不是兢兢业业在为企业争取权益,就是不懂事儿不专业的表现。不仅个人能力会受到质疑,连带企业品牌一起砸地上。
4、看得懂发布内容的好坏,且有反馈。
有个很谜的操作,居然会有媒介不仔细看媒体最终发布的成稿,扫一眼就完事儿了。
对于认真写稿的媒体,媒介首先要看得懂文章的好坏。
PR部门的领导人,文案出身的多,媒介出身的少,限制主要在于媒介对传播内容的把控能力还是相对比较弱。
以我个人经验来说,能够一眼看出记者这次写得怎样,有什么值得说好的地方,对于建立媒体关系非常重要。
而且,这个反馈要在文章出来后的第一时间给到记者。这要比你每天蹲守,一个不漏的给记者每个朋友圈点上赞,专业得多。
5、尊重记者,且相处自然。
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风格、工作方式、性格,太正常了。不要把“怎么人家不提这种要求”作为一个判断标准。
尊重记者的个性,尊重他们对于新闻的选择和报道角度有自己的原则。
而且,媒介和记者的相处应该是自然的。我看过很多媒介,遇到记者的时候神经太紧绷了,就剩“尬聊”。这也不可取。真的只有很少数媒体记者“享受”别人捧着,大部分还是更喜欢更专业的人对接。
尊重记者的专业,也尊重自己的专业,就好。
6、形成个人口碑,且保住它。
我一直说,公关是做关系,是没有合同保障的。
说媒介有个人品牌形象,或许有点大了,但是个人印象,个人口碑还是有的。
不只是媒介,PR整个部门最重要的形象关键词是:专业、可信。
一定要想清楚一件事,媒体报道你们的内容,如果失实,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问题。
如果媒体对于PR总体印象是“靠得住”,基本上沟通就会顺利很多。
而且,媒体圈很小,梗也传得很快。一旦做了二逼的事情,口碑垮起来也很快。
这又是一篇估计不是很方便转载的文章,还是写出来,是我觉得有必要说说。不仅是给PR们看,也替常常被气到媒体们说句话。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推荐:【姚素馨的公关课】本周末开课,持续报名中
上文:能跟阿里学的东西太多,不妨从企业价值观开始